用户名:  密码:    

从课堂细节中寻求教学智慧


2018-10-09 14:53:06   来源:   撰稿:于斌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按语:

学生仿佛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教师去点燃。这个点亮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师要重点考虑有可能遇到的各方面细节问题,随机应变。

教师并不一定总要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而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论辩的时间。

学生学习智慧的充分展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发挥,两者互相碰撞才能成就真正精彩的课堂。

我赞成那句名言:“一个人不是一个器具,等待教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教师去点燃。”这个点亮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而这种“教学智慧”是值得教师终生追求的专业境界。

“教学智慧”主要从教师的课堂行为彰显出来。它需要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表现出一种悟性和准确的判断力。“教学智慧”涉及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实践过程中的个体化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理性的课堂研究者,同时又是感性的注重“现场发挥”的实践者。多年来,在追寻“教学智慧”的过程中,我将“教学情境的多元创设”“教学技巧的灵活运用”“教学总结的执着坚守”作为自己课堂的三大支撑点。

开局的智慧:教学情境的多元创设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出:“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在认知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学生的需求,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要重点考虑有可能遇到的各方面细节问题。同时,教师应当有意给学生“留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不同潜能的机会。这样做的效果,远比逼着学生按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去学习更实在,更有效。

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上,在我看来,一节课的起始阶段非常重要,正如人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如果重视“教学情境的多元创设”,就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值。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起始和导入环节如果设计精妙,教学将有一个可喜的开局。下面就《晨昏诺日朗》一文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晨昏诺日朗》是一篇体现了感性和理性双重美感的课文,文本为我们展现了多元的美。如何挖掘这些多元的美,把握文章丰富的意蕴,使学生在审美的心态下求知呢?我决定从教学情境的创设入手,去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课堂导语是最佳切入口,我这样设计导语:瀑布是大自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我们最熟悉不过了,这首诗可谓声形并茂,动静结合,既有大胆的想象,又有形象的比喻,把一个惟妙惟肖、雄浑瑰丽的庐山瀑布展现出来,显示了李白“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今天,我们跟随赵丽宏一起走向西部,走向九寨沟,走向“诺日朗瀑布”,领略一下“诺日朗瀑布”的风采,看看是否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情感氛围的设置,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参与意识。虽然这只是个序幕,但却使课堂立刻富有了活力。为本节课的主环节做了铺垫,奠定了使课堂走向更有深度和张力的情感基础。

不同的文章需要采用不同的情境创设的方法。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挥,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与学习方法,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享受。

课中教学技巧:顺势而为灵活创设

好文章的主体充实丰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猪肚”。一节好课,教师如果能巧用技巧,灵活应变,“预设”中有“生成”,同样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作为一名老教师,莫泊桑的《项链》不知教过多少遍了,但有一次课上学生的提问给我带来了很大触动。其实课前备课时,我自己也困惑过,小说中男主人公路瓦栽是一个极富立体感的人物形象,为什么很少有人去探讨?备课时我有些矛盾,一方面,我觉得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必须有自己的发现——文本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是不应忽视的,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告诉学生字面上能看到的东西,而是应当帮助学生去发现文本上的空白点。另一方面又觉得,课堂上时间有限,有许多规定性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这样一个小人物,没有必要交代。

就这样,我在讲与不讲之间徘徊。最后,我决定在下课前再抛出这个问题,将之作为课外探究性作业留给学生去讨论。那天课堂的前半节都在既定的预设中进行,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分析非常顺利。就在我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突然有个同学举手提问:老师,玛蒂尔德丈夫的形象为何只字未提?听了他的话,我不禁窃喜,尽管自己预设的课堂节奏已被打破,但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请这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他说:“其一,女主人公叫路瓦栽夫人,路瓦栽这个人物就不能不分析;其二,故事因他而起……”

听了这番慷慨陈词,其他同学开始兴奋地讨论起来。面对这种课堂“意外”,我开始对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于是我临时辟出了讨论的时间,索性采取了辩论赛的方式,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要求学生围绕“多个形象的多面性”这一论题再次剖析文本。学生们讨论热烈,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没有想到课堂生成的这一问题能引起这样深层次的辩论,更没有料到学生的探究不但能追根溯源,有章可循,他们的表述也是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若干个没想到让我非常感慨。这些争辩和分析,不仅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智慧,还突然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所谓教学技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教条,根据课堂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智慧,才能成就别样的课堂。这节课正是因为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适时引导点拨,把学生的思维调动了起来,课堂上才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实践证明,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人格与价值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考虑学生的需求。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师完全可以巧设一些“意外”,让有价值的“意外”成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疑和解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有智慧的火花闪烁。这种课堂的教学效果,远比逼着学生按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去学习更实在,更有效。

学生学习智慧的充分展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发挥,两者互相碰撞才能成就真正精彩的课堂。

坚守课尾三分钟:促进学生思维升华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这收口也是一种“教学智慧”的体现。如果说课始为序幕,那么课尾自然就是尾声。事实上,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青年教师缺乏的往往就是对一节课尾声的处理能力,因此经常给人造成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一节课是一个整体,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不但要重视课始“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还要讲究课中“跌宕起伏”的动态过程,更要享受课尾创造的“余音绕梁”的味道,让学生带着思考下课,带着美感走出课堂,带着期待迎接下一课的到来。不但如此,一节课最后三分钟的设计,既有加深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发微烛远的好处。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课最后的三分钟,让学生的学习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效果?在我看来,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一些符合其认知水平、能引起他们思考并同时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课尾处理得当,能无形中制造一个新的课堂高潮,把学生推向一个新的境界。我在执教《秦晋殽之战》一文时,距下课还有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发现学生紧绷的弦儿有些松弛下来,便趁机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本文作者描写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一个人物在历史上占了一个“第一”,这个人物是谁?话音刚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看上去只是一个有关人物形象的趣味性十足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关键问题,关乎整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短短的几分钟讨论,打破了下课前三分钟的沉闷、懒散的课堂气氛,再次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了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执教《伐檀》一课时,我同样利用课尾两三分钟时间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县”通“悬”?学生们有的说字形相近,有的说声母相同……为讲清这个问题,我参考了字源上的解说。字源上说:“‘县’‘首’倒转也。”故为“悬”意,这样一来,学生对“县”通“悬”字的理解就更加准确深刻了。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知识点,竟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六书”造字法的研究兴趣。可见,只要教师每节课都有意而为之,就不怕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

教师并不一定总要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而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论辩的时间。事实上,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始料未及的智慧火花,教师如果能感受到“教学相长”的喜悦,更会使课堂有“意外”的精彩。我想: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知识与智慧,对教学对象要有足够的信任,因为了解和信任,教师才敢于放手、乐于放手。放手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实践证明,这种智慧能使语文课堂更有深度和张力,更富有活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师必修课:好老师要有气度、深度、风度和温度
下一篇:优质课堂教学特征及衡量指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