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在核心素养研究热潮中的冷思考


2018-05-02 14:20:04   来源:   撰稿: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赵福楼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随着课程改革落地,全面实施教学改革之后,“核心素养”一下子增加了热度,而且是大热特热,热得发烫。核心素养,这正在成为教育类期刊发文中的热词。很多课题,也要蹭热度,非要贴上“核心素养”这个标签。近日给一些课题开题,也做了一些刊物稿件的外审工作,发现好像核心素养的研究热归热,可是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落地的难度,都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所以,有下面这些话。

 

核心素养,这是个什么东西?作为研究对象,要正确认识它,看清楚它。它是一个附着品,是融汇于人的,是在学生行为表现中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在学生学习与个体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东西。所以,脱离于人,脱离于学生,脱离于学生的发展,这个所谓的核心素养就不存在。着眼于人的发展,以及我们对于这些准社会人,他们有未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标准化的预设,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素养、素质等方面。这些都是教育所关注的,也是教育可以影响和干预的部分。离开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所谓核心素养也就是无从说起。核心素养具有人本特征,也有时代特性。正是基于21世纪,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各国普遍意识到各个国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关于人才的竞争日益重要,所以他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以及政治家才会这么热切地做这件事:规划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预设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这里谈的核心素养,所强调的是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必要性。接下来,我们看看,核心素养的框架,也就是要看从哪些方面来评估一个学生发展是否具有核心素养。这个框架,基本由“两界”和“双维”所决定。所谓“两界”,指的是现实处境下的学生所在的学校,这个教育环境;与学生未来最终要进入和服务的社会,这个生活环境。具体说,两界是现实境界和未来境界,是要进行学校与社会的统合性考虑。我们要考虑在现实发展与社会需要中,学生如何发展,应该具备什么素养,尤其是最为重要的素养。现实考虑是基于学校教育的,主要是学业发展与教育施加的影响,主要影响是三条道:课程、德育与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而未来的发展,服务于社会,这需要按照社会发展的未来预期,确定人的发展的具体要求:这个标准是逐高的,也就是越来越体现高标准。因为未来社会发展,人是要分化与分层的,所以教育要较多规定一个人的具有的特质性的东西,也要从社会价值实现来作出规定。所谓“双维”,所指的是个体价值实现和社会价值实现。学生发展应该考虑到学校教育要成就学生自己的发展,这就是说,他要实现自己发展增值,包括学业的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学生要实现社会价值,即未来他要奠定有社会意义的人生。学生发展注定是“双维”的,这是由学生发展的目的所决定的。

 

基于“两界”和“双维”,我们要看到确定核心素养,需要有一个原则性考虑。正是基于这个整体考虑,我们再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是定位在这个原则上的。中国学生发展的基础层面是学业基础,这是学校教育的主导方面,也是学校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而社会参与,则是从学生服务社会的准备而言的,即一个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要参与社会实践,有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准备。“两界”的特征很明显。“双维”考量,体现在一个人发展的本体性需要,他需要在教育中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这首先是与自己的发展融合的,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此外,我们要看到一个人的价值实现,除了外来的知识输入和教育影响之外,还要调动主动性因素,这主客观要结合起来,所以要增加自主发展。只有自主发展,可以让学生获得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社会价值。我们在中国学生发展的三维框架中,可以看到有一个整体设计的考虑,包含着一些基本教育理念。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最终要在教育中落实,即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人才的现代化标准。这就是教育实践了。在具体实践层面,核心素养就会有所应变,就像一条大河,在奔流的过程中,或许要分叉了,同样分叉的河水又要最终到主流上来。于是核心素养的持续研究,包括有些核心素养的建构就成为研究的主题。包括不同学段的学生其核心素养的关注不同吧,小学生有核心素养,初中生有核心素养,高中生有核心素养,再推演就出现了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体系有关联,可是一定不一样。在学科课程实施中,也会出现有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目前国家课程标准已经规定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附着在课程上的核心素养。进而,可能还会进一步裂变出学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课堂实施中的核心素养等。关于核心素养本体的关注,这个研究还会持续下去。

 

还有一个研究思路是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门国家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落实中,应该发育出来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这一点也是未来在教师教学研究中,我们应该有所偏重的。这个核心素养不是本体的重建,而是基于核心素养落实的教学改革。

 

学科核心素养在兼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两界”“双维”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学科本位与学生发展,这就是两个“兼顾”。

 

当初各学科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专家的顾虑在于是否基于人的发展提出核心素养,会偏离学科,让学科特征和学科的学习被弱化。这个顾虑是有道理的。课程实施,如果脱离了知识与能力的学习,空谈学生发展,这个学科学习的本体就没有了,学生发展就会失去根基,也有人用形象的比喻,叫做土壤。学科文本就是学生发展的土壤。核心素养中的三个方面,其中学业基础永远是基础。学科本位,这是教学改革的操守。举一个学科的例子。语文阅读是文本化的学习行为,文本的特征是文道统一。文,这就是本;道,是思想影响的表现。文道统一,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思想教育和学业发展的统一。没有关于文本的学习,那个道的传承就没有根基了。再要看到,学科教学过去偏于知识化,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个发展是缺乏人文性的,所以学科教学的实施中也要有育人意识,要凸显服务于人的发展。两个“兼顾”也是在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中要引起高度注意的。

相关热词搜索:素养 热潮 核心

上一篇:课怎样上才有深度?
下一篇:上好一节优质课的十条基本原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