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有点新思考新作为


2018-03-09 09:21:30   来源:   撰稿:于漪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讨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课堂教学,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了解背景,有助于方向明,眼睛亮。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在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要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的缘由、内容、目标十分清晰,其中许多举措与我们学科教师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的第一条就是讲“优先发展教育”,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者重任在肩,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砥砺前行。

讨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必须考虑的另一个背景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六个要素,即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据此设计的。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主要部分,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者非同一平面叠加,“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其他三方面不属于语文独有,但它们在语言建构中必不可少。摆脱思维、丢弃审美、无视文化将无法建构语言,故此三者伴随着语言建构而发展,结合在运用中发挥作用,渗透融合,难舍难分。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并非少数人的神来之笔,而是从数十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曲曲折折走出来的。对语文建科以来的步履稍加回顾,就可知其艰难曲折,几乎一直处于非议之中,争论不休。但是,我们毕竟进步了,思路、视野、举措,已上了几个台阶。

我们曾着力追求系统的语文知识,把“字、词、句、篇、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学)”称之为语文“八字宪法”。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增加了能力训练,就合称为“双基”。几十年来,我们语文教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双基”要求奉为圭臬。21世纪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是在“双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当时全国基础教育大调研获得的数据看,学生在学校受益最多的是知识,能力次之,至于思维、情感、责任心等明显欠缺,甚至缺失。重术轻人,人的培养在相当程度上虚化了。但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提出所有学科教学必须施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合。语文学科教学当然是以语文知识与技能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视文本特点与学情,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一进步非常了不起,表明了我们教育的核心理念在转变,在回归教育的本质。课程设置和学科教学不再以知识点为本,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争议中实践了十多年,有成绩,也有很多不足与问题。根据时代要求,认识逐步深化,从原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提炼发展,形成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新概念。语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从学科本位转化为学生本位,因为所有的学习只有真正在学生身上起作用才有效。每个阶段提出的目标要求在培养学生成长中都起过作用,但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不适应,不合要求,比比皆是。人的认识很难超越时代,只能不断地接近真理。

如今,我们还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尽管我们很努力,从一穷二白的基础进入现在跨越式发展,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我们的教育供给还满足不了学生成长的需要。语文学科教学的矛盾也是如此。面对新情况新挑战,非改革不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语文还是语文,必须跟随时代的要求改革创新,放射光芒。了解背景,梳理语文教育的发展之路,可体悟到语文学科培育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理解、钻研与践行的责任担当。

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广大语文教师要有一点新思考,有一点新作为。勇当排头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开拓创新。

这里所讲的新思考,首先是破除迷信,建立中国语文的自信。

要深入研究并切实践行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必须破除迷信,突破种种思想障碍,树立自信。有些老师“太听话”,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千篇一律,唯命是听,缺的是独立思考,缺的是对语文专业、对学情的自主钻研。照着做,仿着做,亦步亦趋,难以涌现优秀教师。航天事业有如此卓越的成就,是有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在付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不保守,能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破除迷信、树立自信的路上,有两种心态要改变。一是望“洋”兴叹。我年龄大,经历得比较多,目睹、经历种种思潮、理论、做法,有些理论常常把中国语文教学放在被指责被批判的位置,总是以“洋”为贵,以“洋”为荣,人家先进你落后,人家效率高你少、慢、差、费,矮人一截。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要语文学外语,听说领先。殊不知学母语和学外语,环境不一样。孩子出生后,耳听口说,都是母语的环境,为何还要听说领先呢?这个主张闹腾了三四年,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又如,“三年过关”,语文初中三年就过关,高中不学了。第一次在1958年,有些人认为,语文能识些字、写封信就可以了,腾出课时给数学、物理。但语文学习是不能“多、快、好、省”的,一些学校闹腾了一阵子,基础不行了,60年代开始抓“双基”。80年代,又提出语文要“三年过关”,说西方人小学语言就过关了,我们初中学三年就可以了。问题是过什么关?“山海关”还是“嘉峪关”,总得有个标准。何况汉语言与西方屈折语源头、性能大有差别。人家有语言课程,还有文学课程,中学文学课程是核心课程。我们的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尽在其中,能与西方的母语教育等同吗?到20世纪末叶,时隔20年,有哪所学校、哪个省市学生初中三年就能语文过关?没有想到21世纪初课程改革,有的地方又扯起“三年过关”的旗帜,高中基础课拟不开设语文。经过一番争辩,总算改弦更张。一阵阵以“洋”为标杆掀起的风浪,根子往往在于对母语教学的性质、功能、规律缺乏深入的研究,被急功近利思想所左右。要知道: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始终是指向人的,与人的思维、情感、品质、能力密切相关,人的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的认知水平、学习积累、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初中生还是少年娃娃,观察、思考、情感、意志与高中生有很大不同,无视成长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怎能奏效?

对我们影响最大最普及的大概是“科学化”的主张。语文从独立设科以来,“科学化”的呼声时起时伏,从未间断,“文革”以后,这种主张在相当程度上落到了实处。语文学科要像数理化一样,确立众多知识点,知识点要清晰有序,因为语言文字是工具,要系统化、科学化、线性化地进行训练,认为这是一条学好语文的科学道路。于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就罗列出48个知识点,相应的,又出现了许多能力训练点。从此,语文教学面貌发生了大的改变,知识点的落实与相关能力的反复操练成为追求的目标,而标准化试题引入考试,更强化了这条路径。如此这般,碎片化、肤浅化不期而至,语文的综合性、整体性被虚化了,读书成为奢侈的事情。而今,学生的语文素养不理想已是不争的事实,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

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扎根中国,根据中国的学情,根据中国语文的基本特征来进行改革。它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它是综合性的,体现国家意志、时代要求,融入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其实,西方发达国家的母语课程也无不如此。读一读《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1218岁)》(同心出版社2004年版),从教材中对美国历史、美国文化的赞颂,对思想道德品质、价值取向的教育,就可推知教学的真相。扎根中国,绝不是闭目塞听,而是打开视野,放出眼光,把人家好的学过来,消化吸收,洋为中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因材施教”,不仅口说,而且力行。而今,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主要有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八种。此项研究有生理学、心理学支撑。具体了解,消化吸收,有助于我们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还有一种障碍是望“古”兴叹,好像面对现在,望“古”就行了,这也是不对的。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底气,其中的精髓滋养了世世代代的子民,但绝不是靠原来的东西就能抵挡形形色色西方文化的侵蚀。如今多种文化、多种价值取向、多种教育思想在猛烈地撞击着,它们是在同一个竞争维度中,是共时状态的竞争者,只用原来的东西能抵挡吗?因此,必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要既“沉于古”,更“强于今”,用现代化的思考来对待中国语文,我们才有力量,才有话语权。其实,唯近现代是叹,也常常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藩篱。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新学始,学制、课程、教材,均学西方,或直接移植。语文独立设科后,由我们自己探索。《学务纲要》中载明:“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但取理明词达而止”“中小学堂于中文辞,止贵明达”。一个“止”字明确目标,只要文辞训练,只要实用。如此定位,实际上就打乱了千百年来积淀的认知体系。中国的文化、学问千百年积累的一个认知体系是所有的“学”都由“道”来统领,所有文科“教材”都是道德载体,它的着眼点是育人。中国国文的教学着眼点是育人,育人就是受教育者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和君子人格的塑造。一部《论语》主要讲君子人格的塑造,人格的完善,那时设科的重术轻人理念与做法,时隐时现,延续至今。我们把“国文”改成“语文”,界定为口头是语,书面是文,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用来教学生掌握工具,这就打乱了千百年来文科的认知体系。所有国文都有“道”和“技”,只强调与突出“技”,就有意无意地把人文精神的熏陶放逐了。这个影响至为深广,而今,仍有人认为语文课只能教语言文字,教内容就不是语文。须知:文章是一个整体,语言文字是载体,与装载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内涵是有机整体。无充实、精彩的内容,辞采就无所依附;无精美的文辞,内容就不可能充分地表达,怎么能把它分割开来?从古到今,我们的国文教学中震撼人心的经典佳作,滋养了多少仁人志士,也激励了多少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忽略了文章的魂,甚至丢弃魂,专注品尝语言文字,能做到吗?今日讲语文核心素养,实质是语文学科价值的回归。

回顾走过的路,克服种种思想障碍,为的是更好地树立中国语文的自信。把自己的家底摸清楚,分辨利弊得失,既传承借鉴,又扬弃改造,遵循中国语文的独特秉性与学习规律办事,立足时代,面向未来。

树立自信,就能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形成对语文学科教学特有的看法主张,拒绝抄袭模仿,拒绝平庸。自信源于自觉,绝非妄自尊大。语文自信源于语文自觉,是语文教学自我反思、自我觉醒的过程。认认真真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足,哪些是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破解。清醒地认识自己,就应着力在新时代里有点新作为。

这些年来,语文教学的改革虽在教育理论、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范围内波涛汹涌,但对语文学科自身教与学的规律研究得很少,如识字怎么教,朗读、诵读怎么教,词句章法怎么教,各类文学作品怎么教,其中需要哪些文化、哪些学术来支撑,有怎样的规律可循,学生学习语文在不同学段不同方面各有哪些规律可循等。尽管我们熟悉很多名词术语,但对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律,却讲不出个一二三四。教育理论、教学原理虽有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对语文学科专业的钻研。教师自身缺学科专业底气,缺文化底蕴,缺扎实的学识支撑,教学怎能生机勃勃?又怎能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及其承载的思想情感的魅力,激发学生想学、爱学、会学自己国家的语文,滋养心灵,追求美好,为人生铺上亮丽的底色?

语文课改空间很大,根据自己所能与学生学习需求,做一点小实验,是十分有意义也是十分有趣的事。自主思考,进行实验,本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常举,每名教师均有此项权利,也担负着改革的义务,总要做教育教学的主人,不能随大流,听任各种各样说法的摆布。小实验,顾名思义,从具体的、专业的小口切入,关键之处若能突破,会有豁然开朗、教学通畅之效。然而,选点也要有整体的设计与思考。自己教的是哪个学段哪个年级,这个学段这个年级的课程标准要求达到怎样的目标,自己实施的长处、优势是什么,困难、短板何在,如何扬长补短,如何解困创新,总要有整体思考,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要做点“顶层设计”,点、线、面、体,了然在胸,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点”要精选,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往深处开掘,往广处延伸,是语文本体、语文思维、语文情感、语文理念。

有点新作为,做点小实验,要讲求科学。我们所说的“科学”是基于躬下身子研究学生。研究他们学习语文的所思所想所行,潜下心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语文文本,研究如何更能符合语文学科教学规律与学生学习语文获得成长的规律,而不是搬、套、抄,名词术语大汇串。有新作为,做小实验,目标意图应在营造与释放课堂教学的活力。古诗词大家叶嘉莹回忆她老师顾随先生上课时说:“先生之讲课,真可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左右逢源,出神入化,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学生的精神全部调动起来了,留给学生的长期记忆,数十年难以忘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靠的是教师的真本领,靠的是知识的力量、思维的力量、审美的力量,靠的是文化积淀、学术功底的支撑。比如审美,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中就说过:“使兰亭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假如兰亭不遇王羲之,没有接受主体对景物的心灵折射,织锦成《兰亭集序》妙文,美景就埋没于空山,它不会言说自己美。文本解读道理相通。文本中的经典佳作,再美也不会言说,要靠教师沉潜其中,阅读体验,切实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碰撞,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与景象。

在新思考的激励下有点新作为,用心用情探索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途径,引领学生生命涌动,投入母语怀抱,学习、思考、实践,使心智与能力共同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堂好课的四个“度”:温度·深度·宽度·密度
下一篇:针对新高考,教师与学校怎样应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