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成就表现”才是真正的学业质量


2018-03-05 10:37:57   来源:   撰稿:蔡可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后,各学科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这里需要厘清学业质量标准的内涵,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首先与学科内容有关,其次是学生的一种成就表现。也就是说,学业质量一方面涉及学科内容,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涉及学生掌握本学科内容之后能做什么。

 

    这种学业“成就”通过什么能够看出来、测得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各种问题的综合表现,学业质量标准就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以往,对教育目标我们较多强调的是学习内容,偏重学科知识层面,而学生的成就表现更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达到的状态或结果——学生在经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后知道或能够做什么。例如,“能发现语言运用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予以纠正”。

 

    这些是学科内容,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知识,但这些知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社会生活才是语文更大的用武之地。学生要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需要用到语文知识,比如如何让自己的讲述变得生动,如何让自己的论说更有力,学生还会接触来自报刊、电视、网络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每天都会发生,语用问题无处不在,学生面对问题“能予以纠正”就是成就表现,是真实的学习结果。

 

    一旦我们从成就表现角度考虑学生的学习,学科内容就成了一种鲜活的存在。学生在学科素养上的表现维度和水平特征是什么?学生哪些学习表现或行为可以作为评价依据?什么样的任务或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表现欲?学生解决任务需要调用哪些学科知识,最终反映在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系统设计,只有以学科内容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才能转化为对学习者有益的学习,知识才能在整合与运用中展现真正的力量。

 

    以小说的学习为例,高中学生为什么要阅读小说?显然不是系统文学史的学习或是记住文学概念知识,而是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进而提升文学欣赏能力,更好地理解人与社会。怎样让学生拥有这种成就表现?如果只依靠讲授,学生的“表现”只有听讲、识记以及看不出来的“思考”,更谈不上深入体验。但实际上,小说学习需要学生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不是听教师讲解对文本的理解。

 

    这种个性化、沉浸式的体验,怎样才能让学生“表现”出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说分享与故事创作争霸赛”,在具体的单元学习中设计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一系列语言文字运用的任务。比如阅读中外经典小说,初步了解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厘清小说发展脉络,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与大家说说印象最深的人物或情节;通过召开“小说读者分享会”等活动,拓展阅读范围,尝试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小说知识点评作品,提高文学鉴赏力;成立“故事创作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样的故事吸引人、怎样虚构一个故事;借鉴本单元小说的某些描写笔法,完成故事创作的进阶练习,最终共同参与“故事创作争霸赛”。

 

    在这里,小说知识的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的。学生阅读小说、感受小说,并“编”一个吸引人的故事,都必须自己读、写,与同伴交流、研讨和解决问题。在走向基于素养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关联小说相关知识,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完成了与现实生活的对接。

 

    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给学生一个明明白白的“标准”,不只是学科内容要求,还包括表现标准。教师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科内容,为学生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将传统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表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素养。我们要站在学习者的立场,多角度设计任务情境,借助能让学生“做”的真实情境,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提供“舞台”,以此为杠杆撬动学生的学习。虽然这里也会有表现标准、量规有待细化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但课程标准对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所代表的教学范式转变、考试评价理念转型,都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
下一篇:课堂教学含金量:知识、技能、修养及思维力的含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