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核心素养教学转化有哪些着力点


2017-12-20 14:27:53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王红顺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设计。在分解清晰学习目标基础上,设置达成目标的评估、监测、量化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再考虑达成目标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提供哪些学习资源。在具体操作中,查看课程标准、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制定教学目标、预期课程结果;进行观察和对话、测验和考试、学生自我评估;围绕以下方面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资源、材料的选择。

 

    目标升级、目标链构建、目标个性化定制。在三维目标落实基础上关注学科核心知识结构,关注师生课堂创生;在重视认识技能基础上,注重对非认识技能,如社会情绪、团队合作、可迁移技能等的挖掘、掌握。知识学习不能停留在符号知识(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要深入知识内涵(深层结构)、知识价值和意义层面。关注教师上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原来只关注文本本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更加关注学生在项目学习、真实情境下完成知识学习、方法感悟。

 

    统筹谋划,构建学习目标链。学养目标、跨学科协同目标、素养目标,尤其是学科素养、综合素养目标要进行分解、解读。学习目标设置及达成度,从大一统、整齐划一、教师制定向师生协商制定、个性化制定转型,让学习目标科学、适度、具体、可测、分层、可操作。

 

    编制突出“学”的学程设计案。增加问题提出与问题归类优化环节,在学生只关注解题正确的大背景下,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提取有效信息、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同时,课堂上要逐步减少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意识增加学生感兴趣、自己提出的问题;要减少封闭性、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增加开放性、多元答案的问题;要减少过多的碎片化问题,整合、设计系统化问题;多关注现实生活、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重视主问题设计。主问题就是锁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核心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思维的引爆点。深度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能从一点引发不同思维和不同方法的开放式问题;设计具有认知冲突的问题;设计在逻辑线索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连环式问题。

 

    放大展示。展示即暴露,展示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学会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展示旨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表达观点、有严密逻辑推理的能力。展示目的从达成共识到发现不同,从展示答案到分享问题,从关注学生会的到关注不会的(不理解的、错误的),从关注学会说到关注学会问,从关注表达到关注倾听。

 

    课堂流程五大改造。学习目标呈现:预设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可分步呈现,可动态取舍、调控与生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检测目标达成度。

 

    学习内容选择:我们要致力于用具有挑战性的真实任务情境呈现学习内容和任务,将“去情境”的符号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为知识发生、发展的现场,避免过于简化和形式化。

 

    学习方式:要积极探索项目学习、跨学科主题整合、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等课堂模式,探索利于思维、素养双生长的学习模式。课堂不仅仅是改变思维、达成显性结果,还应该指向让思维、素养双生长的终极目标。

 

    学习方法:基于个体学程学习,基于标准确定目标的自主学习,基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路径提供工具、模型和脚手架。

 

    学习评价:从结果性评价走向引导性的过程性评性,从靠外部评价驱动转向以精神、信仰的内驱动方向发展,从终结性评价走向目标导向性评价。目标导向性评价是与学习同时发生的评价,将评价融合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评价不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载体。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封丘县实新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基于学生提问的深度学习
下一篇:寻找撬起课堂的支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