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伴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学教师或将迎来职业升级

卓越高中期待怎样的“好老师”


2017-10-17 08:20:37   来源:   撰稿:《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校长和家长对“好老师”一直满怀期待,伴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究竟期待怎样的老师?

近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举行的“卓越高中需要什么样的高中教师”尖峰论坛上,上海一批知名高中的校长透露了他们对师资的新要求。“一位老师只会讲一门课,今后或许满足不了高中的要求了,我们需要‘一专多能’的教师”;“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要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对专业领域要‘痴迷’,要有浓厚的兴趣”;“卓越高中的卓越教师要有自己的风格,什么叫风格?你就是你,自带一种范儿,别人模仿不来”……

这批站在沪上高中“塔尖”上的、来自卓越高中的掌门人,对于学校师资正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一些校长甚至坦言:“按照现在遴选教师的标准,以我当初入职的能力水平,恐怕也过不了关。”而这,就是上海的教育变革带来的现实挑战。

教师培养规格,将升级到硕士研究生

聚焦卓越高中的教师培养与教师需求,日前,来自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建平中学、格致中学、复兴高级中学、市西中学、延安中学、曹杨二中等八所高中的校长,和华东师大签署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这次论坛透露消息: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对教师培养的规格将提升到硕士研究生层次,为中学教育提供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师资。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介绍,根据学校教师培养规格从师范本科升级到教育硕士,今后的教育硕士在招生时,对生源的背景要求也将更加开放,将鼓励更多其他专业方向的优秀本科生加盟。

实际上,在最近几年的上海中小学师资招聘市场上,不少学校早已向非师范生敞开大门。高水平大学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成了不少名校眼中的“香饽饽”。复旦附中、七宝中学等一批沪上名牌高中,早就有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的硕士博士以及中科院博士前来执教。在一些高中,海外名校毕业的海归老师也来应聘了。

本市一位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透露,上海正通过制度设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教师这个职业队伍。今后的师资招聘,将在制度层面上彰显“胡萝卜+大棒”的效应:一方面,主管部门将通过薪酬待遇的提升,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从入门这一关开始,本市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素养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理想的教师人选是“爱教育的聪明的好人”

伴随高中教育改革和新高考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沪上一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师资招聘上的门槛究竟有哪些?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认为,要成为卓越高中的教师,不仅自身专业素质要过硬,而且老师必须要具备“一专多能”——对不少老师来说,这种职业升级往往意味着重大挑战。

以上海中学招聘数学老师为例,冯志刚说,数学专业上过关只是第一道门槛。由于上中是“本部+国际部”的“一校两部”办学格局,新进的数学教师要胜任日常教学,不仅数学要好,还要能用英语讲数学。此外,由于卓越高中还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验任务,学校目前要求老师除了“钻研专业”之外,还要陆续开发出各种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选修课,所以老师必须具备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发课程的能力。“一名老师必须比学生更喜欢这个学科、专业,不仅如此,老师还要不断地开拓自己。”

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用一句话概括卓越教师的特征——“爱教育的聪明的好人”。

“站在现在的课堂上,不‘聪明’的老师已经搞不定学生了。”观察不少新进教师的入职表现后,杨振峰坦言,一名卓越老师要有引领学生发展的能力。“现在有些年轻老师容易犯一个毛病:学生看什么、玩什么,老师也跟风关注。”显然,这和学校对老师在育人上的能力和要求并不匹配。

在建平中学,学校为每个新进教师都配了三位导师。杨振峰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除了通过专业研修站稳讲台外,如何在德育上达标、成为学生前行的引领者,应该以一种怎样的状态投身工作、成为一名有教育情怀的老师———这一切都需要学习。

正确的教育观比别的能力都更重要

虽然名校的招牌和高升学率多少挂钩,但不少校长坦言,在师资招聘环节,相比专业素养和提高分数的能力,一名教师有没有正确的教育观,是他们更看重的,因为“高中教育不仅管孩子们三年,还会对他们的一辈子产生影响”。

延安中学校长李德元认为,卓越教师应该是一位“性情中人”,“否则很难温暖孩子的心”。而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其实是很纯粹而简单的:他们往往期待男教师严格而理性,女教师宽容而知性。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李志聪最佩服的是一些敢为了学生、为了教育规律和他“拍桌子”的老师。“一名老师能为学生的事情找校长据理力争,这在我们学校可不少。”之所以佩服这些具有批判精神而且有批判能力的老师,“这至少说明,第一,我们的老师很爱学生,为了学生的事情可以找校长;第二,他们敢来找校长评理,估计底气就来自他们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能站稳讲台。”

卓越高中应该是怎样的,不同的校长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学校里应该有一群卓越教师。既然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那么对教师的考察,就从他们的为人开始。

透视高考改革和高中培养改革的进展

新高考时代,哪些学生更有获得感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郑方贤

上海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本周公布,说明本市高三同学的高中学业基本完成,全面转入了六月份的高考复习。

按照20149月发布的上海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推动下,本市高中开展了一轮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高中学生的培养发生了深刻变化。

诸如选科走班、社会实践、水平考试、高考科目、志愿者服务、研究性学习等丰富的改革内容是高中教育的参与者所没有预见到的。

上海高中教育在理念、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变革缩小了与现代高中的距离,充分体现了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撬动作用,也再次诠释了系统性改革的顶层设计思想。

新高考方案下哪些学生会受益

在六月高考到来之际,我们可以从大学招生录取的视角观察这届高三同学的学业水平和培养成果,以分析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否满足高校的招生要求与选才目标。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实施高考改革既是提高大学选才水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

按照现有高校招生的计划分配模式,高考改革绝不会降低考生的总体录取率,或许鼓励改革还会体现在招生计划的增量上,这更是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生的福音。

但就个体而言,对高考改革方案的感受一定会有差异,我们既不可盲目地接受改革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也不能认同改革一定会损害自身利益的说法。

高考这样系统性的改革必须保证制度先行,也即提供所有参与者同等的机会。由于选择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个体彼此之间很难比较,当然更无法判断是否得利或失利。

按照“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的招生改革目标,可以预见,所谓高考改革的受益者,必定是符合“两依据一参考”评价标准的高中学习者。

“两依据一参考”已在各个层次的学校落实

我们很多人关注到上海新高考方案对高考总分进行了重新定义,即由三门统一高考科目450分和三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210分所合成的高考总分。伴随总分的还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但统一高考录取的依据依然是学生的高考总分,这当然有其公平和合理的元素。

事实上,上海在推动高校建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方面已经有相当的进展。如秋季高考中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汇聚了目前上海的高水平大学招生,春季高考招生所实施的校测覆盖了上海市属的本科院校,本市高职大专层次的自主招生兼顾了不同需求或水平的高中同学,这三类招生都是在统一测试基础上,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依据开展招生录取的。

可以说,上海高考的系统性改革已经将“两依据一参考”中的“一参考”真正落到了实处。高中丰富的学习生活,诸如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个性特长等已经对同学进行了个性化的刻画,并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过去只见分数不见人的招生窘况。

即便是刚刚公布成绩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也反映出对学生个性化考察的特点。

比如,此次学业水平等级考的各科试卷都十分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试题中既有领导人近期的讲话或观点,也有刚刚发布的世界科技进展,还有我们身边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等,反映出对时事新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注。有老师看了试卷后说,以后要把看新闻、读报纸纳入学生每天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成为学生生活和学校教育的常态。

同时,各科试卷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考生注意到各科目的综合分析题都对解答提出了文字表述的要求,这既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也顺应现代社会对表达、思辨、说服等能力的培养要求。

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仍然是高中学习的根本

按照新高考方案,既要减少统一高考科目,也要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因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的实施成为必然。这一办法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将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六门科目设置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且以考试分值表明它们的地位和重要性是相同的,这就提出了六门科目学习评价的标准问题;二是学生可在上述六门科目中自主选择三门,这又对高中长期实行的行政班级授课制提出了变革要求。

从已经实施的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看,在高中选科走班教学的大背景下,同学们普遍达到了学科基础性教学要求,这从各科目试卷的基础性试题平均得分中可以看出。

尽管等级性考试所规定的100分分值、60分钟考试时间使得试卷的容量受到很大约束,但各科试卷普遍遵循课程标准、尊重教材,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这对高中学科教学回归基础教育定位、扭转过偏和过度的应试训练有莫大的作用。

有考生反映,正式考试的试题与学校模拟考的试题、老师教学中所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但又确实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这就提醒我们的学科教学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切忌由教师的主观认知和经验判断作为教学的指导。

评价测量完全有办法在课程标准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区分

也有观点对学业水平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而不是以选拔为目的心存疑惑和担忧,认为这样的考试无法在有限的分数段内区分这么多的学生,甚至有人以听说的名义虚构去年地理等级考已经发生了获得同样原始分的诸多考生被人为分成了若干等第等等。

事实是去年的地理等级考没有发生这样的状况,今年的全部六门等级考科目也没有发生这样的状况。因为评价测量是门科学,完全有办法按照制度设定的要求设计出有效的试卷。

等级性考试中,主观分析题的分值在试卷中占多数,有利于对学生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和工具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参加阅卷的大学教师对此评价都很高,认为判断学生是否优秀不仅仅看考试分数,更要看是否掌握了学科的思想方法,是否具备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区分不同考生学业水平的科学方法。

历经一年多的准备,6门科目独立的命题反映在各自试卷上的这些共性,充分说明高考综合改革的系统性特点,以及对基础教育教学的正确引导。

过去两年多的上海高中教育改革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各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也都高度契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

在以往这仅是少数同学所具有的意识和实践,他们也成为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的对象。而在新高考方案下,这已是上海高中教育的普遍现象,再一次彰显了制度改革的优势和成效,也完全符合大学的选才要求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

别让我们的学生“什么都懂,却也什么都不懂”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  席酉民

大学走到今天,几乎大家都在说要“以学生为中心”。新技术与教育结合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以学生为中心……问题是,究竟如何做,才是以学生为中心?

身处大学,如果一个月都不与教授交流挑战一次,一年交多少学费都太多,如果每周都能够接受“高手”的挑战,付多少学费都不嫌多,象牙塔中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强大,这才是大学的价值之所在。

反思当下社会,线上教育的出现,使得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以廉价的方式学习。学生即便不来学校也能学习。

如果我们政府和社会逐步认可这种线上学习的方式,并且允许教育机构颁发网上学习学历,市场将立刻催生一批在线课程公司。这些公司可以聘请全世界最好的老师上课,整合全球最好的资源支持学习。进而,更多公司看到“甜头”和机遇,将立刻加入到这一潮流。

就课程质量而言,没有一家学校可以就某一门课与课程公司竞争。

但,这将立刻引发另一个问题,大学会被打败吗?

如果我们这样的实体大学不想被课程公司打败,那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校园的教育给学生超越课程的价值?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学校将面临很多挑战。

其实,就这一问题,已有很多讨论。有人认为未来大学可能面临破产,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甚至称,未来10年美国的大学有一半面临破产。

我们还得思考一个现象,当今社会,在线教育和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让人们很轻易就能得到大量碎片化的知识。学生拿着一部智能手机,几乎能得到所有问题的简单信息和答案。

暂且不论对错,至少从表面看,“在线”几乎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尽管它常会被诟病“不够深度”。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学生什么都懂,但似乎又什么都不懂,因为他们的认知缺乏深度。

那么,大学校园如何帮助学生?

大学的重要作用就是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并形成各类学术共同体,提供实验环境和良好的群体互动氛围。例如,西浦帮助学生构建了四种导师体系。如果你积极走近教授,每天有一个教授级的人来挑战你,那么,在这样的挑战下,你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如果一个学生一个月或一个学期都不找教授,那可以说,他交的学费基本都浪费了。

我想告诉学生,不善加利用大学的价值,你们不仅在浪费父母的钱,也是在浪费你们的生命。

因为人的进步,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在一次次与高手的较量中产生的,面对的高手越强,你也会变得越强,甚至与高手谈一次话,就可能影响你一生。

这就提示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资源里面得到该得到的东西,如何在校园里站在网课公司的肩膀上获得超越网课的价值,这非常重要。

传统的教育,我们总担心学生不够有知识,但是现在,如果学生的知识太多,而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才令人担忧。因为这会使得我们的世界有知识的人太多,有智慧的人不多。

现在有知识的人太多,任何人手握智能手机,就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样能够看得比别人远,比别人快,那就需要智慧。智慧是感悟的,智慧是效仿的,智慧是在一种环境下通过刺激获得的。获得智慧后才能有造诣,大学要培养的就是有造诣的人。

在强调大学校园学术共同体、资源和互动环境的基础上,我们要更进一步了解大学校园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我想,大学校园其实可以通过研究和训练,帮助学生整合和运用知识,进而使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深度和高度,让他们成为有个性、有追求的人。

我们并不希望僵化的大学体系去限制学生的发展,而是希望营造创新的生态,帮助每个学生释放聪明才智。现在确实有一些项目强化了僵化的体系,没有促进大学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麻省理工学院做过一项研究,用一个穿戴式设备检测学生大脑的活跃程度,结果发现,有些学生的大脑有时非常活跃,有时则很不活跃。

那么,当学生大脑不活跃时都身处何地?在课堂上!

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课堂。如果我们的课堂依然是现在这种传统模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一门课、一本教材,学生记知识点,到了期末划重点,考重点,考了重点得高分,得完高分忘重点。这对你的人生有多大意义?

没有意义。离开学校后,什么都干不了。这样的课堂在现代技术环境下日益失去了价值。

大学就是制造一个平台,云集各种资源、条件,老师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老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

传统的教育往往害怕我们的学生会无知,因为两个世纪前,人们的知识真的很有限,传递知识的手段贫乏、范围很小。我们从前经常有一种比喻,学生是一块海绵,应该吸收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丰富。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个智能手机比海绵吸收的知识还多。现在不是害怕学生不像海绵,而是害怕学生知识太多,而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学生容易变成气球,似乎什么都懂,但遇到问题一捅就破。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学生自己学,要通过大学的学习过程,变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的人。

可惜的是,要改变这种教育模式,我们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挑战首先来自学生。中国的学生,特别是经过高考“锻炼”的学生,不少被训练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乏主动性。另外,家长也冲得太前,至今还有一二年级,甚至三年级的家长跑来向我抱怨,这个食堂的饭太凉,那个食堂的菜太咸。

我想问,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选,而要家长帮忙选吃什么、喝什么。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让他们知道要跟高手过招,不懂要问,否则就是浪费爸妈的钱。

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这对教育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来自老师。他们是学生的指引者,只有老师理解、认同我们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够学到更多。

第三个挑战是学校。学校如何构建一个支撑学生主动学习的系统。近5年,人才市场上对高校学生的能力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据此也促使我们改变课堂和教学。

对中外合作大学而言,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我们走在前面,则永远不怕别人的挑战,但如果我们走在后面不动,我们的相对竞争力就会迅速地衰减。

真正的学习是学生的改变,好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完全有自我导向能力。也许会很困难,但成长很多时候就是发生在艰难的环境下。

西交利物浦希望以帮学生成长为目标,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提倡研究导向性的学习,我们要探索一种新的、在下一个十年仍然先进的教育方式。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为了让学生能从事研究、热心参与研究,我们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强化自学。为此,很多家长跑来质问我,既然都要学生自学,那交那么多钱干嘛。还有学生跟我说,老师讲的不如高中老师清楚。

我说这就对了,高中老师讲清楚你就不用学了,自己学清楚就进步了。其实,大学老师不是讲知识点,是引导你学习,自己学清楚了,你收获更多,进步更大。如果你习惯用记知识点的方法学,大学老师肯定不如高中老师;如果你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或能力的训练,大学老师的办法会比高中老师老。

教育上有一个建构主义理论,即真正的学习是学生的改变,学生天生有自我导向能力,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帮助者。教学虽然始于课堂,老师要制造一种环境,制造一种机会,引导学生针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学习,当学生发生改变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有一天晚上10点钟,我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领导到建筑系的楼里,看到很多学生依然很认真地在学习。在西交利物浦,有的学生为了学习不能睡觉,我想,有时成长就是这样,环境越是艰难,成长得也就越快。你想要舒服,就别想成长了。

那么,如何帮学生?我们要去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本身。如何通过一点点干预让学生的教和学互动,如何通过教育让学生学得更好,这都是学校要思考的。

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让他们学习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他们要有一种动力,每天不满足于自己从而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会让你永远站在竞争的前线,这是很重要的,让你形成一种人生的规划。

最后就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学生形成整合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有更高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提倡研究型学习,老师从过去的教书改成领导学生研究,关注点从关注知识到现在关注问题和现象。这个知识干什么用?老师上课的时候更多用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和研究之旅。

学生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学会整合知识,学会解决问题,最后学会全面能力的提升。这比得到一个高分更重要。

我对教育的体会就是,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学了以后一辈子的作用是什么?其次,是这门课的知识体系、技术,大部分老师很擅长说这个,但很少讲这门课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是什么,这恰恰很重要,学到了事关一生。

如果我们在教育上能实现这些改变,我们的学生一定会从一个海绵变成一个有造诣的人,或者从一个气球变成一个有造诣的人。

 

                                              2017.5.26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核心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的5个特征
下一篇:规范:课程开发应有的品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