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为什么名师都是好写家?


2017-03-10 15:49:28   来源:   撰稿:阚兆成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浏览报刊杂志、微信微博,时常映入眼帘的不少是熟悉的名字,李希贵、李镇西、窦桂梅、吴非、于永正……历数一下真正走上金字塔塔尖,成为名师的人,哪个没有上百篇的文章?哪个没有自己的专著?哪个不是好写家?

 

名师之名大凡包括:课上得好,人育得好,文章写得好,报告作得好。教书育人是优秀的第一个层次,文章写得好是优秀的第二个层次,作报告培训同行这是优秀的第三个层次。但是,在这三个层次中,唯有写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唯有写作是真正自由、自主的,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没有年龄、地位的阻隔。教师能不能写出来是专业发展的分水岭。

 

写作是积累。写作是总结、记载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生命的一个里程碑。每位教师都有很多的经验和感悟,迷茫和困惑,发现与思考,创新与突破,喜怒哀乐,成败得失,顿悟是灵光一闪,灵感稍纵即逝,不记下来,不写出来,实在太可惜了。案例意识是教师的积累意识、研究意识、发展意识和优秀意识,案例是所有成功者的重要选择,教师能把一个个不起眼的平凡小事升华为案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和会讲故事的人,这是教师通向成功的有效之路。

 

写作是思考。写是思考的产物、思想的结晶,是思维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现。写作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任何学科的教师来说,写作都是一项基本素养,譬如,备课、编写作业题、命制考试题、总结计划、教学研究文章、教学反思、开家长会发言、学生评价等等。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总能于细微之处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别人觉察不到的教育契机,在思考问题上总能提出新的见解,在解决问题上总能拿出突破性的路数和举措,具备立足现实、洞察趋势、把握未来的前瞻能力。

 

写作是研究。写作是发挥传播、示范、辐射作用的放大器。通过写作,老师把一件件具体的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用自己总结出来的理论再来指导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就会比较快速地摆脱忙忙碌碌的低层次劳动,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教师即研究者,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考试。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做研究,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上课是一种临床性研究,听课是一种比较性研究,评课是一种诊断性研究,教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读书写作是一种融合性研究。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研究者的位置上,用科研的思想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名师大都曾经历过从“不会写”到“会写”,再到“不写不行”的成长历程。课讲到一定水平写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譬如说讲课达到省优质课一等奖水平后,能不能写出来就变得非常重要,写出来、讲出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有些老师是开始时不愿写,但时间一长就不能写了,时间再长一点就根本写不了了。从教五年、十年后,能写与不能写就拉开了差距,就分出了层次。写作能力不强会严重制约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要想实现专业上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动手写起来,真正的名师都应该是好写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何以让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起来
下一篇:新课程对教师“课”意识的要求

分享到: 收藏